課堂講義
課堂(五)應對臨場狀況

臨場狀況

目錄

學習目標

完成本課後,學員將能夠:

  1. 營造小組氛圍:掌握營造互相接納、互相敞開、互相造就的小組查經氛圍的技巧
  2. 應對意外狀況:學會處理查經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臨場意外情況
  3. 角色扮演練習:透過模擬情境練習,提升實際帶領查經時的應變能力
  4. 反思與改進:培養自我反思能力,持續改進查經帶領技巧
  5. 建立信心:在面對挑戰時保持信心,依靠神的同工而非個人能力

課程時間安排

時間 活動內容
前30分鐘 模擬查經練習
5分鐘 回饋時間
5分鐘 公開討論
剩餘50分鐘 臨場狀況角色扮演實作活動

第一部分:課前預讀內容

重要提醒:請在上課前仔細閱讀以下內容,這將幫助你更好地參與課堂活動。課堂時間將主要用於實作練習,而非理論講解。

小組查經與其他形式的差異

小組查經與主日證道、聖經主日學有著本質上的不同。主日證道和聖經主日學主要是單向的教學模式,講員或老師向聽眾傳遞信息。而小組查經則強調雙向交流,每一位參與者都參與分享、討論,從所有其他參與者那裡獲益。此外,小組查經也是幫助小組成為彼此扶持、相愛的大家庭的重要途徑,在建立關係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。

營造小組氛圍的核心原則

營造良好的小組氛圍需要遵循幾個核心原則:

尊重辯論原則:創造一個既安全又能進行激烈討論的環境,讓每個人都能自由分享想法,同時鼓勵嚴謹的辯論和深度思考。這需要努力地深度聆聽和挑戰彼此,在保持尊重的同時進行深入的討論。面對敏感話題時不要迴避,但要確保保密,創造安全的分享環境。帶領者不應該論斷別人,而是要為組員的私人分享保密。

平等參與原則:確保每個成員都有機會參與討論,避免少數人主導整個對話。帶領者應該控制自己的發言時間,讓自己說1/3,大家說2/3,這樣才能促進小組成員的參與和互動。

真誠開放原則:鼓勵成員分享真實的想法和經歷,建立彼此信任的關係。帶領者要耐心、感恩、尊重地聆聽每一個回答,即使組員的回答看似簡單或錯誤,也要給予肯定和鼓勵。

聖經為本原則:以聖經為討論的核心,確保所有分享都與經文相關。閒聊要有節制,保持查經的焦點和深度,避免偏離主題。

彼此造就原則:透過分享和討論,讓每個人都能在信仰上得到成長和造就。為了造就人,可以完全脫離原定的計畫,靈活應對小組的需要。認真準備是成功的關鍵,這點需要反覆強調(重要的事情說三次)。

營造互相接納、互相敞開、互相造就的小組氛圍

互相接納:營造互相接納的氛圍需要帶領者耐心、感恩、尊重地聆聽每一個回答。如果組員覺得自己的回答在帶領者看來很『傻』(比如,講錯了『基督』是什麼意思),他們就不願意回答了,特別是新朋友。帶領者不應該論斷別人,而是要為組員的私人分享保密,創造一個安全的分享環境。

互相敞開:促進互相敞開需要鼓勵『非官方』的觀點和感受,因為新朋友需要聽到有人講『非官方』的觀點,才會更敢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。帶領者在糾正一些錯誤看法之前,先嘗試讓小組自己糾正偏差,讓大家自己想一想、互相討論,因為大家常常從討論中學到的比講課多。同時,在照顧小組成員的感受時不能以犧牲真理為代價。帶領者也要分享自己的軟弱,因為人們更容易被那些願意冒險分享自己軟弱、顯示需要耶穌恩典的人吸引。不要害怕提問之後的安靜,大家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來思考,也不要滿足於對問題的第一個回答。

互相造就:實現互相造就需要帶領者關注組員的狀態,注意有沒有誰剛剛結束很緊張的工作,誰有很擔心的事將要發生,有沒有誰有一些即刻的擔心需要表達。要避免幾個喜愛講話的人壟斷所有的發言機會,刻意請那些不常講話的人回答,但不要讓他們感到太大壓力。把組員提出的困難問題交還給小組討論,一些實在難以回答的問題,可以回家查資料,下週再回來討論。帶領者不需要給組員問的所有問題都提供一個『正確答案』,因為帶領者不是神,不需要也不可能回答每一個問題,特別是一些問題在神學上仍有爭論。最後,要用一顆謙虛求教的心帶查經,因為帶領者只是主持/促進討論的人,不是老師。

本節內容參考了 Help! I'm a Small-Group Leader! 一書,該書提供了豐富的小組帶領實用建議。詳細資訊可參考 Amazon 連結

應對臨場意外狀況

可以提前準備嗎?絕對可以! 雖然臨場狀況看似無法預測,但帶領者完全可以透過充分的準備來應對各種意外情況。首先,要充分熟悉查經思路,這樣即使被打斷後也可以馬上回到正軌。其次,要不斷學習新知識,但更重要的是清楚哪些自己現在還不知道,這樣在遇到困難問題時就不會慌張。第三,要預先設想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,進行假想演練。可以與小組裡的同工和輔導討論,他們比較熟悉你們小組的特殊情況;也可以向其他帶查經的同工請教經驗,他們可能遇到過類似事件。充分的準備是成功應對臨場狀況的關鍵。

常見的臨場狀況與應對策略

在帶領查經的過程中,帶領者可能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臨場狀況:

  • 人數突然增加的情況:有時候從來沒有同時出現過的組員居然都一起出現了,總人數突破了20大關。
  • 新朋友突然出現:剛開始帶查經時,才發現今天小組一下子出現了好多慕道友與新朋友。
  • 『資深慕道友』提出神學難題:小組裡突然來了一個『資深慕道友』,不同意『標準答案』,有自己的一套理解,而且提出的每個問題都是神學難題,沒有一個是可以回答的。
  • 沉默的回應:提了一個問題,沒有人回答,寂靜了一分鐘。
  • 『脫口秀主持人』主導場面:小組裡突然來了一個『脫口秀主持人』,一問問題就回答,主導了整個帶查經場面,其他小組員無法分享。
  • 突然腦子一片空白:明明問題準備得很好,但是不知怎麼的,帶查經中途突然腦子一片空白。
  • 氣氛突變:今天查經的時候本來氣氛火熱,但是一位遲到的組員加入後,氣氛突然冷冰冰。
  • 討論跳躍:計畫按照經文順序問問題,但大家總是跳去討論後面的經節,沒人回應問題。
  • 討論失控:覺得自己準備得很充分了,但是小組成員提了太多的問題,有一個問題不知道答案,於是大家開始天馬行空地討論,場面漸漸失控。

應對策略

  • 保持冷靜,不要慌張。
  • 回顧查經的目標和重點,確保大家都在朝著這個方向前進。
  • 如果需要,可以暫時跳過這個問題,先回到經文本身。
  • 如果問題太難,可以先擱置,等有時間再回來討論。

面對這些情況,你認為可以如何應對?

第二部分:課堂實作活動

課前功課討論

  • 邀請幾位學員分享他們對營造小組氛圍的理解和經驗
  • 討論在查經帶領中遇到過哪些挑戰性的情況
  • 簡短回顧應對臨場狀況的基本原則

實作活動:臨場狀況角色扮演

在本課的後半段,我們將進行一個特別的實作活動:

  1. 準備階段:所有主領將被請到教室外面,其餘組員將根據第一部分課前預讀內容中提到的各種臨場狀況,設計一個具有挑戰性的情境
  2. 情境設計:組員們將準備並排練這個情境,準備在查經過程中現場演出
  3. 隨機分配:主領們將被隨機分配到不同的小組
  4. 現場演出:各小組將輪流在大家面前演出設計的情境,主領需要帶領雅各書的某個段落(假設查經已經進行到中段),並在現場應對這些挑戰
  5. 反思討論:每個情境演出後,我們將討論主領的應對方式,以及是否有更好的處理方法

注意:主領必須假設查經已經進行到中段,不能帶領破冰活動部分。

反思討論

每個情境演出後,我們將進行以下討論:

  1. 情境識別:這個小組演出了什麼樣的情境?他們想要挑戰主領的哪些方面?
  2. 表現評估:主領在應對這個情境時,哪些地方做得好?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?

整體反思問題

  • 你認為營造小組氛圍最重要的是什麼?
  • 在面對臨場狀況時,你如何保持冷靜和信心?
  • 從今天的角色扮演中,你學到了什麼新的應對策略?

總結

  1. 充分地在知識、心理上準備
  2. 臨場處理不了的事,向輔導求助
  3. 遇到不順利別氣餒,也多多鼓勵在你身邊剛開始帶查經的小夥伴
  4. 在主裡找到安慰和喜樂
    • 帶查經不單是靠你一個人的能力問出很棒的問題來掌控全場
    • 我們在與神同工,是神在使用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