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經筆記指南
查經筆記是歸納式查經的重要工具,幫助我們深入理解經文,為帶領查經做好準備。本指南將為您提供撰寫查經筆記的具體方法,特別針對敘述文和論說文這兩種主要的文學體裁。
查經筆記的目的
查經筆記的主要目的是:
- 深入理解經文:通過詳細觀察和分析,更全面地理解經文內容
- 記錄學習過程:將思考過程和發現記錄下來,便於回顧和分享
- 為帶領查經做準備:為設計查經問題和帶領討論提供基礎
- 與同工交流:通過分享筆記,與其他同工互相學習和討論
查經筆記的基本結構
1. 經文背景知識
記錄與經文相關的歷史、文化、地理、神學背景:
- 經文寫作的時代背景、重要歷史事件
- 當時的社會文化、風俗習慣
- 相關的地理位置、地理特徵
- 相關的神學概念、教義背景
敘述文範例:
路加是外邦人醫生,他寫這卷福音書主要是為了向提阿非羅證明耶穌基督的可靠性。路加特別關注耶穌對邊緣群體的憐憫,包括被鬼附的人。這段經文位於耶穌平靜風浪之後,展現了耶穌對外邦人的憐憫和拯救。
論說文範例:
羅馬書是保羅寫給羅馬教會的重要書信,當時的羅馬是羅馬帝國的首都,也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。保羅寫這封信的目的是要闡明福音的真理,建立信徒對救恩的堅固信心,並強調信徒在基督裡的確據和盼望。
2. 基本觀察
敘述文的基本觀察
記錄故事中的基本事實和細節:
- 經文中出現的人物及其特徵
- 故事發生的地點
- 故事發生的時間或順序
- 發生的事情和情節發展
- 重要的詞彙和短語
敘述文範例:
這段故事發生在格拉森人的地方,這是外邦人的地區。主要人物包括耶穌、被鬼附的人、格拉森的居民,以及附在人身上的群鬼。路加特別強調這個人長期被鬼附,住在墳墓裡,沒有人能捆住他。
論說文的基本觀察
記錄論證中的基本事實和邏輯結構:
- 作者要論證的主要觀點
- 支持主要論點的證據和理由
- 論證的邏輯順序和關係
- 重要的神學詞彙和概念
- 連接不同論點的轉折詞
論說文範例:
羅馬書8:28-39的主要論點是:神對我們的愛是堅定不移的。保羅首先宣告神使萬事互相效力(28節),然後說明神對我們的揀選和呼召(29-30節),最後用一連串的修辭問句證明沒有任何事物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(31-39節)。關鍵詞彙包括「愛」、「揀選」、「稱義」等。
3. 文學工具分析
敘述文的文學工具分析
分析故事中使用的文學技巧:
- 人物、事件、概念的對比
- 對話的作用和意義
- 重複出現的詞彙或概念
- 作者如何分配篇幅
- 故事的起承轉合
敘述文範例:
路加在這個故事中運用了多種文學工具。首先,他使用對比來突出耶穌的權柄:被鬼附的人的瘋狂和混亂對比耶穌的平靜和權威。格拉森居民的恐懼和拒絕對比耶穌的憐憫和拯救。
其次,路加透過對話推進情節。鬼與耶穌的對話特別引人注目:『至高神的兒子耶穌,我與你有什麼相干?求你不要叫我受苦!』這句話成為整個故事的核心,因為它直接宣告了耶穌的神性。
論說文的文學工具分析
分析論證中使用的修辭手法:
- 不同概念或狀態的對比
- 重複出現的關鍵詞彙
- 並列的論證結構
- 論證的轉折和層次
- 論證的邏輯關係
論說文範例:
保羅在羅馬書8:28-39中使用了強烈的對比:軟弱(我們不知道怎樣禱告)vs 剛強(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)。他重複使用「愛」一詞,強調神對我們的愛是堅定不移的。保羅使用一連串的修辭問句,清楚地展現了神愛的絕對性。
4. 作者想要傳達的信息
敘述文的信息分析
分析故事要傳達的主要信息:
- 故事要傳達的神學信息
- 如何塑造人物形象
- 如何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
- 對讀者的實際教導
敘述文範例:
這個故事主要傳達了幾個重要信息。在神學真理方面,路加想要證明耶穌的權柄勝過邪靈,這證明他是神的兒子。在人物塑造方面,路加展現了耶穌的權柄、智慧和憐憫。在情感共鳴方面,路加引導讀者體驗耶穌的權柄和神的同在。
論說文的信息分析
分析論證要傳達的主要信息:
- 論證要建立的神學觀點
- 如何通過邏輯說服讀者
- 對讀者生活的實際指導
- 如何建立讀者的屬靈生命
論說文範例:
保羅想要建立的核心神學真理是:神對我們的愛是堅定不移的,沒有任何事物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。他通過一連串的修辭問句,邏輯性地證明神愛的絕對性。這個論證的目的是要建立信徒的確據,並激勵他們在困難中仍然信靠神的愛。
5. 個人反思
敘述文的個人反思
記錄故事對個人的觸動和應用:
- 故事中哪個人物或情節最觸動你?
- 如何將故事中的教導應用到生活中?
- 對故事的理解有什麼疑問?
- 需要進一步查考的問題
敘述文範例:
這個故事讓我深刻體會到耶穌對邊緣群體的關懷。這個被鬼附的人,這個可憐的靈魂,長期被折磨,住在墳墓裡,沒有人能捆住他。他是一個被社會遺棄的人,但耶穌卻主動去尋找他,拯救他。
這讓我想到,在我們的生活中,是否也有像這樣被邊緣化的人?那些被社會遺棄、被視為問題的人?耶穌的榜樣提醒我們,真正的憐憫不是避開這些困難的人,而是主動去接觸他們,帶給他們希望和拯救。
論說文的個人反思
記錄論證對個人的影響和應用:
- 這段論證如何加深你對神學真理的理解?
- 如何將這些神學真理應用到實際生活中?
- 這段經文如何幫助你的屬靈成長?
- 對論證的理解有什麼疑問?
論說文範例:
保羅關於神愛的論證讓我重新思考自己在困難中的信心。我意識到,我常常在面對困難時懷疑神的愛,或者認為神可能不再愛我了。但保羅清楚地告訴我們,神對我們的愛是堅定不移的,沒有任何事物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。
這提醒我要在困難中仍然信靠神的愛,不要因為環境而懷疑神的良善。同時,這也激勵我要在困難中仍然讚美神,不是因為環境好,而是因為神的愛永不改變。
6. 查經問題設計
查經問題的設計應該跟隨經文的自然發展,而不是強制套用固定的格式。好的查經問題能夠引導組員深入思考經文,並自然地從觀察走向應用。
初學者設計查經問題的方法
如果你是第一次設計查經問題,可以從以下簡單的步驟開始:
第一步:找出經文的重點
- 這段經文最重要的信息是什麼?
- 作者想要告訴我們什麼?
- 經文中有哪些關鍵詞或重要概念?
第二步:設計引導問題
- 從經文中最明顯的內容開始
- 用「什麼」、「誰」、「哪裡」、「什麼時候」等問題幫助組員注意細節
- 用「為什麼」、「如何」等問題幫助組員思考含義
第三步:加入應用思考
- 這段經文對我們今天有什麼意義?
- 我們可以如何將這些教導應用到生活中?
敘述文範例:
基於路加福音8:26-39的分析,我可能會設計以下問題:
- 這個故事中出現了哪些人物?他們各自有什麼特徵?
- 為什麼鬼會說『至高神的兒子耶穌,我與你有什麼相干?』?
- 格拉森的居民為什麼要求耶穌離開?這讓你想到什麼?
- 這個故事想要告訴我們關於耶穌的什麼信息?
- 在你的生活中,你曾經經歷過耶穌的權柄嗎?
論說文範例:
基於羅馬書8:28-39的分析,我可能會設計以下問題:
- 保羅在這段經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?
- 為什麼保羅要強調「愛」和「隔絕」的對比?
- 這段經文想要建立什麼神學真理?
- 這個關於神愛的教導如何影響你在困難中的信心?
- 我們如何在困難中仍然信靠神的愛?
有經驗者的進階方法
如果你已經有一些帶領查經的經驗,可以嘗試更靈活的方法。讓經文的結構和邏輯引導你的問題設計,而不是強制套用固定的問題格式。根據經文的特點調整問題的深度和方向,讓問題自然地從經文本身出發。同時,根據組員的屬靈成熟度調整問題的難度,考慮他們的文化背景和經歷,設計能夠引起共鳴和討論的問題,讓每個組員都能參與其中。確保問題既有助於理解經文,也有助於生活應用,避免過於學術化或過於實用化,讓問題自然地引導組員思考神的話語對他們生活的意義。
敘述文與論說文的區別
敘述文的特點
- 有完整的情節發展和人物塑造
- 通過故事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
- 描述具體的事件、人物、地點
- 有明確的時間順序和發展
論說文的特點
- 有清晰的論證結構和邏輯關係
- 處理抽象的神學概念和真理
- 通過邏輯論證說服讀者
- 直接指導讀者的生活和行為
分析重點的差異
分析面向 | 敘述文重點 | 論說文重點 |
---|---|---|
基本觀察 | 人物、情節、對話 | 論點、論據、邏輯結構 |
文學工具 | 對比、對話、情節發展 | 對比、重複、邏輯連接 |
信息分析 | 故事要傳達的教導 | 論證要建立的神學真理 |
個人反思 | 情感共鳴、生活應用 | 神學理解、屬靈成長 |
問題設計 | 觀察故事細節 | 理解論證邏輯 |
撰寫查經筆記的實用技巧
1. 使用問題引導思考
敘述文的思考問題
- 這段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?什麼地方?
- 故事中出現了哪些人物?他們有什麼特徵?
- 作者使用了哪些文學技巧來講述故事?
- 這個故事想要傳達什麼信息?
- 這個故事對我有什麼提醒?
論說文的思考問題
- 這段論證的主要論點是什麼?
- 作者使用了哪些論據來支持論點?
- 論證的邏輯結構是怎樣的?
- 這段論證想要建立什麼神學真理?
- 這個神學真理如何影響我的生活?
2. 記錄疑問和學習過程
- 記錄你對經文的疑問
- 記錄你查考資料後得到的答案
- 記錄你與他人討論後的收穫
- 記錄你對經文理解的變化
3. 使用標記和符號
- 使用不同顏色標記不同類型的內容
- 使用符號標記重要信息(如 ★ 表示重點)
- 使用箭頭表示關聯性
- 使用問號標記疑問
4. 定期回顧和更新
- 定期回顧之前的筆記
- 根據新的學習更新筆記
- 與同工分享筆記,獲得反饋
- 將筆記整理成系統性的資料
查經筆記的範例
敘述文範例
完整的敘述文查經筆記範例請參考:路加福音查經預備範例
論說文範例
論說文查經筆記可以參考課程中的經文:
- 羅馬書8:28-39:關於神愛與確據的論證
- 雅各書3:1-12:關於舌頭與言語的論證
範例結構對比
查經筆記部分 | 敘述文範例重點 | 論說文範例重點 |
---|---|---|
背景知識 | 故事發生的歷史文化背景 | 書信寫作的背景和目的 |
基本觀察 | 人物、情節、對話 | 論點、論據、邏輯結構 |
文學工具 | 對比、對話、情節發展 | 對比、重複、邏輯連接 |
信息分析 | 故事要傳達的教導 | 論證要建立的神學真理 |
個人反思 | 情感共鳴、生活應用 | 神學理解、屬靈成長 |
問題設計 | 觀察故事細節 | 理解論證邏輯 |
與同工分享查經筆記
分享的好處
與同工分享查經筆記帶來多方面的益處。從他人的筆記中我們可以學習不同的觀點和思考角度,這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理解經文。通過與同工的討論,我們能夠完善對經文的理解,發現自己可能遺漏的重要細節。分享查經筆記還能建立更深厚的同工關係,增進彼此的了解與信任。此外,分享可以避免重複工作,提高查經準備的效率,讓每個人都能從他人的預備中受益。
分享的方式
在實際操作中,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分享查經筆記。使用Google Docs等協作工具可以方便地分享和共同編輯筆記,讓多人能夠同時參與和完善內容。定期與同工討論查經筆記,無論是面對面還是線上,都能促進深入的交流與學習。建立查經筆記資料庫供大家參考,可以讓寶貴的學習資源得到更好的保存和傳承。同時,分享撰寫查經筆記的經驗和技巧,能夠幫助團隊成員不斷提升查經的質量和效率。
結語
查經筆記是歸納式查經的重要工具,通過系統性的記錄和分析,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經文,為帶領查經做好準備。記住,查經筆記的目的是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神的話語,並將這些理解分享給其他人。
願這個指南幫助您在查經的道路上更加成長,也願您的查經筆記成為您服事的重要資源!